台民心目中的玄天上帝
玄天上帝來到了台灣,出現跨宗教的信仰。原本在明朝,祂是官、民兩祀之大神,朝廷以儒教之儀、春秋兩季祭拜祂。清皇帝不再祀奉這尊明皇朝之守護神,祂流落民間。
日據、國府官方,皆延續清例。祂成為華人民間信仰、道教、法教等三個教派的重要神祇,儒教的色彩降低。
先言民間信仰。
據官方統計,目前以祂為主神的廟宇甚多,排名第6,僅次於土地公、王爺、媽祖、觀音、佛祖;勝過關帝、母娘、三太子、保生大帝。是本地百姓熱衷的神祇,也證實了台民傳承了明朝之信仰,是其遺民後裔之一支。
民間信仰之宮廟,常以「北極」、「玄天」、「玄帝」、「慈玄」、「受天」、「受玄」等為廟名,奉祂為主神。以「台南北極殿」歷史最古老,「南投松柏嶺受天宮」分香最多,「五股賀聖宮」造價最高,「八里龜馬山真慶宮」頗具知名度。
在神殿的擺放,玄帝在中央,常配祀趙、溫、康、馬等元帥或陪祀龜、蛇兩將軍。除了為配祀、陪祀塑成「神像」,立於玄帝左右兩側外。也常以裝扮打造巨型「神將」,用之於迎神賽會中,列在前面護衛帝爺公。
再言道教。
本地純粹的道教宮廟並不多,以宜蘭道教總廟三清宮為例,將祂置放於右側的「彌羅殿」。此殿分三層,上層玉皇大帝、中層三官大帝、下層地母為主神,玄天上帝、張道陵作為玉皇大帝的配祀。
比較特別的是道教總廟三清宮出版的《道教諸神聖紀》中,混淆了玄天上帝的神格及位階。
在書中的〈中華道教神明溯源系統表〉,玄天上帝在三個地方出現。在「開天太極界」中,第五層的四聖-天蓬、天猷、翊聖、佑聖。其中,根據《道法會元》一書,佑聖即是玄天上帝。祂位在炁、三清、斗姥、玉皇之下,與后土、救苦天尊、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、四相並列。
在「開天太極界」的第7層,又有兩處可見其聖名。一為「北極玄武」居住在「玉虛宮」;二為北玄武和東青龍、西白虎、南朱雀並列,為道教的「四靈星君」,又為四聖獸。
簡言之,一玄天上帝成了三種表述。祂既是較高階的佑聖,是道教斬妖除魔、護衛皇家、保護道士演法的「四聖」之大神。祂也是較低位階的北極玄武神,又與五斗、九曜、四靈等星君並存。其神格功能以護衛為主軸。
最後,談法教。
台灣本島及澎湖之普庵派、三奶派的小法團,常以〈咒語〉請祂駐壇。他們一邊整齊劃一的敲打小鼓,一邊用粗曠的河洛語調,清唱團誦長短不一的〈玄天上帝閭山請神咒法鼓篇〉。
茲舉其中一咒語為例:
拜請北方黑上帝,化身真武大將軍。
身長萬丈救凡間,統領天兵數千萬。
左有泰山康元帥,右有玄壇趙將軍,三十六員諸官將。
腳踏騰蛇八卦龜,手執降魔七星劍,披頭散髮展神通。
玉虛師相受帝敕,威靈顯現隨上蒼,
天罡太乙帝欽賜,飛駕天曹朝玉皇。
永鎮北方為上帝,禍福無疆大神通。
黑旗展開天地動,寶劍閃閃發毫光。
迎接天兵八卦將,出在閻羅度眾生。
功曹六甲眾星君,大領朱總八卦兵。
隨吾下降親敕符,歸動壇前對法門,
吾今鎮守天門口,大關天門閉地府。
法門弟子全拜請,真武將軍降臨來。
神兵火急如律令。
在咒語中,法門弟子「又拜、又請」祂降臨神壇。說出祂具「上帝」的神格,位於北方,又現出為真武大將軍人型。擁有大神通,足以到地獄度眾生,其寶劍可斬妖精。此外,尚有左、右康趙兩護法元帥及36官將護衛,及六甲星君、天兵、天將隨行,並勅符潔淨壇場。
這類咒語,至少有8種之多。皆可由小法團根據其師承,擇其一、二,用雄壯威武的語音娓娓道來。在唱誦咒語時,霎那間,使喧囂的迎神陣頭,頓時安靜下來。大夥、會眾乃專注聆聽小法師團的唱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