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osted on

瘋媽祖:談遶境進香的禁忌

媽祖神像

農曆3月依傳統習俗,將進入媽祖香期:「瘋媽祖」、「迓媽祖」的盛會!讓我們來談談台灣媽祖繞境的盛況與參加者的禁忌。
在台灣基隆媽、松山錫口媽、三芝金面媽、白沙屯媽、台中旱溪媽、彰化南瑤媽、北港媽、新港媽、府城媽皆有繞境。其中,就屬大甲媽的信徒尤為熱衷;他們參與大甲媽前往新港奉天宮,徒步330~400公里、9天8夜的遶境進香
全台約有百餘萬信徒、民眾、觀光客捲入,而被媒體譽為世界三大宗教盛事,媲美天主教徒到梵蒂岡朝聖及穆斯林至麥加朝覲。
一般百姓好奇的是,在參與遶境進香時,要避諱那些禁忌(taboo)?譬如:可以吃肉嗎?要沐浴嗎?執事穿〈號掛〉可以如廁嗎?進香旗如何處理?可以摸神像或神轎嗎?犯喪或月事來潮可以進香嗎?
以〈齋戒沐浴〉來為了表達對媽祖尊崇,大甲媽至今維持傳統儒、釋、道三教共有的〈齋戒〉。至於〈沐浴〉,牽涉到幾萬名信徒在進香期間,借宮廟、民宅、空地席地而睡,就不再要求〈潔淨身軀〉了!
自從在鎮瀾宮為點燃〈起馬宴〉後,隨香的信徒就應嚴守〈齋期〉,直到為大甲媽在新港的祝壽典禮結束。部分虔誠的信徒,則堅持吃齋至大甲媽返回大甲鎮瀾宮,行安座典禮為止。
配合齋期,在台中、彰化、雲林、嘉義的虔誠信徒,為了感恩媽祖庇佑,常於自宅或自己店家門口,提供各式〈素食〉點心及飲料、水果,供徒步隨香的信徒〈免費〉取用。
此項傳統,至今已經超過百年歷史。供餐者,在此時間凝聚了家人的情感,並以此功德感謝媽祖;香客,則在進香時以感恩大甲媽之心,隨時享用餐飲。它不但是大甲媽往南進香的特色,也是台灣人特有的濃厚宗教、人情味。
次言,隨香信徒人手一隻的〈進香旗〉,它已經在大甲媽神殿的香爐過爐,已具有媽祖的靈力及神聖性。因此,香客不能在進香期間持旗〈如廁〉;於返家後,則須把它置於神龕或神桌,表示對媽祖尊敬。
再談約3200名陣頭執事穿著的〈號掛〉依廟方過去的傳統,他(她)們是媽祖的隨從,擁有與香客不同的身份。進而要求穿號掛者,不能如廁。不過這項要求,似乎不近情理;因為整天步行於陣頭中,衣不離身,又如何脫衣如廁呢?
另外,漢人在〈醮典〉、〈廟宇〉時,常有〈避喪〉、〈避不潔〉的習俗。媽祖神轎出巡期間,猶如媽祖的〈醮典〉,神轎則是行動宮廟。信徒如果家有喪事,在脫孝之後,應可參加進香,只要不碰神轎即可。媽祖神轎遶境路途,也要迴避喪家。
至於,女子〈月事〉來潮,古人視為〈不潔〉;現代人則視為〈正常〉現象。過去,常要求逢月事的女子勿參與遶境。現在,只要虔誠膜拜媽祖,則無此禁忌。
最後,談〈鑽轎下〉與〈摸神轎〉的禁忌。信徒為了祈求大甲媽賜福或拯治,常有〈鑽〉至媽祖轎下的行逕。在每年固定的遶境行程,信徒已經習慣在自家附近恭候媽祖神轎。
扛抬神轎的轎班,看跪迎媽祖的人潮不多時,就静止神轎,讓他們逐一鑽過。反之,如果信徒排隊長達數公里,轎班執事就會要求信徒五體投地靜止不動、脫下帽子,等待媽祖神轎跨過信徒身上。
至於信徒能否觸摸媽祖神轎、神像? 以大甲媽親民的性格,只要衪暫時駐駕路旁,信徒皆親近神轎,一睹祂的光彩、神韻。甚至,扛抬衪返回庄頭,讓庄民就近膜拜、親近祂。而媽祖神像,除了執事人員為了工作須要安座衪外,一般信徒都不能隨意觸摸祂。
上述這些禁忌,部分源於傳統;部分創造於當代。部分合理,部分顯得過時!當您參與大甲媽遶境進香時,或許可以作為參考!下是為了能夠滿足段落所需的長度而定義的無意義內文,請自行參酌編排。

媽祖神像
媽祖神像
媽祖娘傘
媽祖娘傘
媽祖二香旗
媽祖二香旗
千里眼
千里眼
順風耳
順風耳
媽祖進香繞境
媽祖進香繞境
媽祖鑾轎
媽祖鑾轎
鑽轎底
鑽轎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