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三、四、五年級,老一代的淡水居民,記憶中,只有本境清水岩清水祖師在農曆5月5日「暗訪」,5月6日「巡安」,也是俗稱的「淡水大拜拜」。他們對於淡水媽遶境,會說「從未聽聞、見過」。
因為,這是這十幾年來,新興的宗教盛會。
為何淡水福佑宮頭人,會請出淡水媽遶境?這原因相當複雜。但是,可以化約下列幾項:
1.頭人抉擇:
宗教儀式源自傳統或由領袖設置,一如「周公制禮作樂」,遶境亦然。大甲媽祖遶境,可以追溯至日據時期。現在變成全台、全球數一數二的盛會。
淡水清水祖師源自安溪原鄉,1895年,黑死病橫行,本地頭人才重新請祖師公一展神力,驅瘟疫鬼。當下,淡水媽頭人,決定複製其他媽祖遶境經驗,始有淡水媽出巡。
2.護境安民:
遶境分兩類,一為驅鬼的暗訪;另一為護境安民的巡安。前者,以淡水清水祖師、艋舺青山王、台北霞海城隍、東港東隆宮溫王爺為主;皆具打擊妖魔鬼怪之神能。
後者,則以台北保安宮及淡水八庄的保生大帝;及全地各地的基隆媽、大甲媽、松山媽、金面媽、旱溪媽、北港媽、新港媽等媽祖為代表;只有遶境巡視境內子民平安之神能。
3.交陪互挺:
當代的宮廟,皆是一完整的組織體。參加同一主神的組織或同一區域、跨區域的組織愈來愈多,廟際關係互動升高。在人與人之間「禮尚往來」的互動邏輯下,升格到宮廟交陪互挺。
當淡水媽在十幾年前加入台灣媽祖聯誼會,長期參加本境清水祖師廟遶境,並與沙崙祖師宮、大庄行忠宮交往。現在,它要遶境;其他友宮就容易出陣頭前來交陪。
4.聲望提升:
廟方辦理遶境,需要動員龐大資金及人力資源,因此,唯有中大型廟宇有此能耐。對外,淡水媽的遶境,足以證明它是中大型的宮廟,也藉此提升廟宇的聲望。
5.凝聚認同:
淡水福佑宫廟方執事,辦理遶境。對內,足以形塑廟方組織成員及信徒對廟的認同。雖然,儀式屬於新設;但是,只要它運作合理、得宜,此雙重認同,對廟方的資源獲得,常有異想不到的效果。
在這五項因素彼此交互作用,其中,又以「頭人抉擇」最具影響力。這也說明了「儀式為人設的」這項命題。
如果福佑宮頭人持之以恆,就會形成「宗教傳統」;那麼淡水媽遶境,將如同清水岩清水祖師暗訪、日巡,成為本境的宗教嘉年華會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