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osted on

現代社會急遽變遷,出現新的困境與問題;「籤詩解」也應該接地氣,隨之而轉化。
現有的「關帝籤詩」在「聖意」中的「傳統細解」有:「功名」、「福祿」、「訴訟」、「破病」、「桑麻」、「婚姻」、「生子」、「行人」等八項。皆屬處在農業社會,信徒在日常生活中的需求或困境。
這些問題到當代工商社會,部分存在,部分已經弱化。如「功名」、「福祿」、「訴訟」還有問卜的需求,「破病」、「桑麻」、「婚姻」、「生子」、「行人」,已經隨著醫療健保、工商業發展、不婚、少子、資訊連絡方便,而逐漸淡化。
此外,觀音廟中的「觀音籤詩」,在「聖意」中的「傳統細解」有:「交易」、「婚姻」、「求財」、「自身」、「家宅」、「六畜」、「田蠶」、「尋人」、「行人」、「六甲」、「訟詞」、「山墳」、「疾病」、「遷徙」、「失物」等15項。
與「關帝籤詩」相比,整整多了7項。代表「觀音籤詩」比較細膩,幾乎涵蓋傳統社會信徒問神求籤的需求。不過,在我看來,這兩個版本的籤詩「聖意細解」,似乎仍然無法完整回應當代人的「新困境」。
例如在新社會、新時代,發生的新問題有:
1.時下百姓熱衷豢養寵物,如何看待?
2.多元性別、愛情(含同性戀)、高離婚率,如何化解?
3.「老人化社會」已經來臨,急需健康照顧?如何處理失智?
4.學習、工作壓力大,帶來諸多憂鬱症患者,如何協助?
5. 手機及遊戲大量使用,低頭族(宅族)出現,如何引導?
6.人際關係交往多元且複雜,衝突日多,如何改善?
7. 親子、夫妻關係失和,家庭失靈,如何處置?
8. 現代人情緒管理能力不足,如何調整?
9.工作職場(含跳槽)多元,如何維持、改善?
10.品德修養教育弱化,如何提升?
11. 居家住宅改變,如何安排祖先牌位?
因此,我在重新詮釋《敬灶全書》50首籤詩,即已思考到這些問題。編纂時,特別將之納入,成為「現代籤詩細解」。再依「籤判」的上、中、下籤,作「1個字」的「簡斷」與「6個字」的「詳解」。
如此一來,解籤者或信徒就可以按照自己的問題、困境,尋找合理的「細解」。當然,解籤時,尚須回到「籤詩文意」、「典故」;也不能忽略「整體意涵」。彼此對照,綜合作判讀,才能合理的籤解。
2023年,台北艋舺文新道場發大願,刋行《定吉凶-敬灶全書新解》一善書的內容來看,它有傳統籤詩所有的細解,更有具「現代性」、「合理性」、「豐富性」及「周延性」等特質。從傳統出發,孕育出新觀點,它屬「宗教文化創新」之作。
我衷心希望:將200年前祖先智慧結晶的「灶君全書」此寶卷「老歌新唱」,與時俱進作現代人的「籤詩解」。既可弘揚2500年之久的灶君信仰,也有利於各宮廟執事及解籤者在當下的需求。
過去,我應文新道場王院長聲文之邀,作這種「新嘗試」。現在,特別公開於「善知識·善分享」講座,不知您以為然否?!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