玄天上帝在台灣成為民間信仰、道教及法教的重要神祇。明朝信仰延續至今,廟宇眾多,信徒熱衷。玄天上帝在民間信仰中排第六,並與元帥、神將共祀;道教中視為四聖之一;法教則以咒語請神降臨,具大神通。
玄帝信仰 (4) – 皇朝中的玄武神
玄武信仰始於唐朝,經宋、元、明、清四朝演變。唐太宗敕封玄武為「佑聖真君」,宋朝改為真武,並多次加封。元朝世祖及明朝重視其神格,並加封為「北極玄天上帝」,成為皇家守護神。至清朝信仰轉民間。
玄帝信仰(3) – 戰國到漢朝玄武星神的轉化
玄武信仰起源於戰國時期,《禮記》記載玄武作為軍隊陣法的護衛神,並未具備神格。隨著時間演變,玄武星在《淮南子》中成為北方星神,並與顓頊帝、玄冥神共同治理冬季及北方。玄武逐步發展為具神格的星神。
玄帝信仰(2) – 談《道法會元》中的玄天上帝
《道法會元》中的玄天上帝是以行法、修行和護衛為主的神,地位較低。書中提及多種稱呼,如“玄武”、“黑帝將軍”等,描述其不同角色與神格。玄天上帝有抗旱、驅鬼、護衛道士等功能,但不如現代信仰中的高位神明。
玄帝信仰(1) – 玄武神「人型化」
玄武神最初為星神,逐漸發展成龜蛇神獸,再轉變為人型神。此變化緩慢,源自漢、宋時期的信仰變遷。經過多次文獻紀載與描繪,玄武神最终呈現為脚踩龜蛇、持劍的形象,成為具有威嚴的神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