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探討繞境、暗訪與進香三種儀式的不同宗教意涵,並說明其歷史與發展過程。強調這些儀式與社會變遷、信徒需求息息相關,且大甲媽祖等遶境與進香儀式已成為台灣重要的宗教與文化盛事。
護境.交陪.聲望:談淡水媽遶境!
文章探討淡水媽祖遶境的起源與發展,指出由於頭人選擇及宮廟間的交往,淡水媽遶境成為新興宗教盛會,並強調其對廟宇聲望、信徒認同及宮廟合作的影響,未來或將成為本地的重要宗教傳統。
廟際關係的變遷:談「進香」與「刈香」
文章探討「進香」與「刈香」的差異,並說明進香是信徒集體參拜的儀式,涉及神明巡遊、交香等,並強調現代廟宇間的平等交流取代傳統的上下關係。
誰封媽祖?
林默,生於960年,死於987年,原為福建惠安的巫女,逝世後被封為全球華人崇拜的女神媽祖。她的顯靈與保護海上漕運的故事,獲得朝廷封號與加封,最終成為「天后」。宋、元、明、清各朝皆有加封,並為海內外立廟祭祀。
台灣人民「三月痟媽祖」,如何「痟」法?
台灣人民在媽祖聖誕時,透過遶境、進香、鑽轎腳等傳統儀式表達虔誠。大甲媽等媽祖廟成為信徒的進香中心,而「官式三獻禮」等隆重儀式則彰顯對媽祖的崇敬,顯示出熱烈的宗教信仰。
金面媽與省城隍爺相會:2024年北台灣媽祖文化節
白沙屯媽與大甲媽的相會是台灣宗教盛事,而金面媽與省城隍的相會,亦展現了深厚的歷史緣分。自2004年起,金面媽與城隍廟的交流已進行20屆,象徵清朝時期的神祇連結及民間信仰的延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