農曆2月2日是「土地公誕辰」,起源於周朝春社祭。土地公在台灣信仰深厚,被視為財神,幫助人們求財祈祿。土地公廟遍佈全台,民眾祭拜求財,部分廟宇更有發財金儀式。然而,也有信徒不還發財金,造成數百萬呆帳。
灶君「神禡」之世俗期待
灶神神禡反映漢人對「幸福」的追求,主要求財、壽、祿、喜、子等世俗期望。灶神不僅是財神,也成為吉祥之神,與八仙合作加持慶祝。灶神的神格多偏向賜福降吉,少數神像仍保留陰騭功能,記功過並懲惡。
灶神是誰?
灶神是器物神的擬人化,代表烹調的火與灶,漢人信仰中常見。灶神有兩種型態:老灶王爺與年輕灶君。灶神的形象受恩主公信仰影響,且多為男性神,反映出兩性平權與父權主義的不同表現。
如何供奉灶君神禡?
都市化使家庭祀灶儀式減少,廳堂與廚房的神明供奉逐漸萎縮。廳堂常見綜合五神像佛光彩,融合儒、道、釋三教。隨著都市發展,神明廳被客廳取代,只有少數家庭保留。廚房的西式設備替代傳統大灶,祀灶變難,民眾多於廟中祭拜。傳統送迎灶君儀式保留在部分地區,送灶回天庭、迎灶回家,傳遞祝福。
解讀灶王靈籤第15首(上上)
解讀靈籤需結合文學、歷史、社會學、心理學等知識,並依求籤者需求分析籤詩。以《灶王靈籤》為例「孝悌忠信人之本,禮義廉恥人之根。」最可貴的是要操持它,其次是履行它。如果你能惟一輩子誠懇篤行,於心不愧;那麼未來光明之路任你馳騁。
市場需求與階級轉化:為何炸寒單年年演出?
炸寒單爺活動是台灣元宵節的重要民俗,信徒認為此舉能帶來財富。儘管每年會有參與者因此受傷,但信仰需求與高度可看性使得這一習俗依然延續。寒單爺扮演者藉此象徵神附體,贏得信徒認同。